2025.3.2主日禮拜講章~如何成為有智慧的幫助者
聖詩:28, 382, 399
啟應文:27
聖經:士師記四1-5;箴言二十一20-21;馬太福音七24-27
主題:如何成為有智慧的幫助者
時地:2025.3.2/主日禮拜在福澤教會
今天是婦女團契的奉獻主日,我們在今天紀念婦女的聖工,同時也為婦女團契的聖工關心奉獻及代禱。
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「婦女」或者是範圍更大的「女性」,我覺得,應該從聖經的記載來理解,「主上帝講:『彼個人家己一個住毋好;我欲給伊造一個幫贊者來匹配伊。』」(創世記二18,現台)「耶和華上帝說:『那人單獨一個不好,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。』」(和修)從現代台語譯本的聖經和和合本修訂本的經文來看,形容女性最好的形容詞就是「幫贊者」「幫助者」。
希伯來文’ezer,這個字在舊約中出現21次,大多描述上帝對人的幫助(如詩篇一二一1-2:「我攑頭看山;我的幫贊對叨位來?我的幫贊對上主來;伊是創造天地的主。」)這是一個強有力的字,這個字有著「拯救、支持和力量」的含義,絕非低等或從屬。當然,宗教和文化在進展的過程中,受到以男性為主體發展的影響,以致於在現代英語中,「helper」(“I will
make him a helper as his partner.”~NRSV)常被聯想為助手或僕人(例如「家務幫手」),這削弱了’ezer的原意,讓人誤以為女性被貶低為男性的輔助或附屬角色。而在教會歷史中,有些保守且誤謬的傳統,將「幫助者」解釋為女性必須服從男性的依據(如基於創三16或弗五22的錯誤詮釋及應用),強化了性別不平等的刻板印象。
現代的聖經解釋重新將經文和上帝創造女性的原意結合,視「女性」為「上帝的化身」「上帝賜予男性的強大支持者」「帶著上帝的智慧和愛的行動者」,可見,上帝對祂所創造的女性賦予關鍵的地位和角色。請對你身邊的姊妹說:「妳是我的幫助者」。既然,女性是「帶著上帝的智慧和愛的行動者」,那麼,讓我們來看看,我們如何成為有智慧的幫助者。
各位,你有沒有想過,一雙手能帶來多大的改變?想像一個深夜裡,一位疲憊的媽媽帶著受傷的孩子,站在教會門外,滿臉焦慮。教會牧師打開門,讓這位焦慮的媽媽和受傷的孩子進入教會裡,經過教會牧師的詢問,才發現到是在地常常發生的「家暴事件」。牧師娘陪著焦慮的媽媽和孩子,而教會牧師則忙著透過關係,設法安置那對母女。在那個地區裡,無助又焦慮的母女只剩下教會和牧師可以信任,而事實上,當她們在教會裡也感受到無比的安全和溫暖。牧師娘默默把手放在那位無助的媽媽的肩膀上,說:「我來幫你照顧孩子,你先去休息一下。」那一刻,那雙手的溫度不僅溫暖了她的身體,更溫暖了她的心。這就是幫助者的力量。作為女性,常常是一個家庭的支柱、是孩子們的倚靠、是朋友們的安慰、是社區的祝福,但這個角色需要智慧。這智慧從哪裡來呢?讓我們從聖經的三段經文中尋找答案。
士師記第四章一開始就記載說:「以笏死了後,以色列人閣做上主看做歹的事。」(士師記四1,現台)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,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,以色列人不僅失去對耶和華的信仰,還不時做出讓耶和華上帝很厭惡的事。因為以色列人犯罪,離棄上帝,上帝就讓以色列的敵人西西拉的軍隊欺壓他們20年,百姓痛苦不堪。在這危機中,上帝為以色列人興起了一位女士師,也是先知的底波拉。經文說:「彼時有一個女先知底波拉,就是拉比多的某,做以色列的士師。伊住佇以法蓮山區,拉瑪及伯特利的中間,底波拉的棕樹腳;以色列人攏去伊遐聽伊的判決。」(士師記四4-5,現台)底波拉不是軍事領袖,也不是國王,但她有一個特別之處:她聆聽上帝的吩咐,並將上帝的旨意傳遞出去。她告訴巴拉:「我欲互耶賓的元帥西西拉及伊的戰車、伊的全軍來到基順河你遮;我欲將𪜶交佇你的手。」因為她的堅持,巴拉將軍的順服,以色列人就得勝了!
列位兄姊,或許我們的生活中也有「西西拉」,也就是那些壓迫、壓制我們的挑戰。那些挑戰也許是孩子的學業問題、婚姻中的冷戰,是職場上的壓力,或者甚至是教會服事事奉的壓力。有一位姊妹,她的丈夫突然失業,家裡氣氛緊張。她本想抱怨,但她選擇安靜下來禱告,問上帝說:「我該怎麼幫助他?」上帝感動她每天為丈夫煮他最愛的早餐,並寫一張小卡片鼓勵他。那段日子,丈夫雖然沒說什麼,但後來找到工作時,他握著她的手說:「妳的支持讓我有勇氣重新開始。」這就是危機中聆聽上帝聲音的果效。要想成為有智慧的幫助者,第一步就是像底波拉這樣,學習與上帝連結,並且學會聆聽上帝的聲音。
箴言二十一20-21說:「智慧的人厝內積聚貴氣的物;戇人真緊就損了了。追尋公義及仁慈,會尋著性命、繁榮,及尊榮。」(現台)這二節經文很有意思,這裡提到兩種人:智慧的人和戇人(愚昧人)。智慧的人懂得「積聚」,不只是金錢或食物,更是懂得積聚屬靈的資源──也就是上帝的話語(牢記在心)、信心和愛。而愚昧人只顧眼前的享樂,沒有為未來預備。21節更進一步說,當我們追求公義和仁慈時,上帝會賜下生命、繁榮和尊榮。
這二節經文提醒我們,作為幫助者,我們需要有「存貨」(貨底)。就像一個聰明的妻子,會在夏天準備冬天的柴火;在平安時為風浪預備禱告;在自己有力量時,去支持軟弱的人。從這裡讓我們看見,「智慧」重不重要?當然重要!「智慧」,希伯來文是חָכָם,它是形容詞,陽性單數,在此作名詞解釋,指「智慧人」。在箴言21:20中,與「בֵּית」(beyt,家中)搭配,構成了「בֵּית חָכָם」(beit hakham),直譯是「智慧人的家」。然而,希伯來文中形容詞常被實質化(用作名詞),這裡指「智慧人」或「智者」,代表一個具備智慧特質的人。
這樣子的一個具備智慧特質的幫助者,她將會是:(尚未娶妻的一定要知道並謹記)
○ 一個具備實用智慧的人:她懂得儲存珍貴資源(如寶物和膏油),而不是衝動消費。
○ 一個在生活上活出智慧原則的人:她的行動反映出她對上帝創造秩序的尊重,因著她的順服,使她的場域帶來穩定的境界。
蘇珊.衛斯理是一位有19個孩子的母親(是的,19個!無誤!)。但她的丈夫長年缺席家庭生活,這讓她得一手照顧這麼多的孩子。在這麼混亂的環境中,她做了一個「智慧的決定」──每天花時間與上帝親近。
當家裡孩子吵鬧不停時,她就會坐在廚房的椅子上,把圍裙拉到頭上,這代表:「媽媽現在在禱告,不要來打擾我。」她每天都這樣做,讓孩子們知道,媽媽的智慧來自於上帝。
這位母親的智慧影響了她的兒子──約翰.衛斯理。他後來成為了英國衛理公會的創始者和英國教會復興運動的領袖,影響了千萬人的信仰。
智慧的女性,知道什麼時候該停下來,把心思專注在上帝身上。智慧的女性她的智慧,不是來自學歷,而是來自禱告和默想上帝的話。她沒有抱怨環境,而是在環境中找到與上帝連結的方式。蘇珊.衛斯理的信仰和智慧,見証了今天的經文:「智慧的人厝內積聚貴氣的物;戇人真緊就損了了。追尋公義及仁慈,會尋著性命、繁榮,及尊榮。」願我們都成為有智慧的幫助者。
耶穌在馬太福音七24-27講了一個比喻:聽祂話並去行的人,像把房子蓋在磐石上,風吹雨打也不倒;只聽不行的,像蓋在沙土上,一下子就塌了。這個比喻不只是說聽道的態度,更是說智慧的人和愚蠢的人在生命的根基及營造上面,呈現出不一樣的結局。作為幫助者,我們若沒有穩固的根基,怎麼能支撐別人呢?所以,耶穌就是那磐石,祂的話是我們站立的根基。
在第一世紀,耶穌的聽眾都很明白這個比喻。巴勒斯坦地區春季常有暴雨,沙土上的房子很容易被沖走,而磐石上的房子卻屹立不倒。耶穌說,生命也是如此,人生必然會經過風風雨雨,但是,當我們經歷到風風雨雨的打擊時,能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絕對是我們的信仰,而信仰會不會被風風雨雨所擊打而崩壞,那關鍵就在於我們的根基和起造生命的方式。
有一位姊妹,她的丈夫多年前因病去世,留下她和兩個年幼的孩子。那時她才30歲,人生像塌了一半。她說:「我每天哭著問上帝,為什麼是我?」但有一天,她在教會聽到這段經文,決定把生命交給耶穌。她開始每天讀經,把上帝的應許寫下來貼在她家裡的冰箱上,有一天她讀到詩篇六十八5-6,心裡非常的感動,「上帝佇伊聖的所在做孤兒的父,寡婦的保護者。上帝互孤單的人有厝通住,導關監的人出來得著自由享福;毋拘伊互背逆的人𫢶佇曠旱的地。」(現台)後來,她不再只是求天父上帝幫助自己,而是開始也為她身邊的人及教會兄弟姊妹祈禱,她也盡她的力來幫助別人。她在社區開了一個馬利亞小組,這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小組,她在牧師的幫助下帶領其他單親媽媽一起禱告。因著她的信仰,她的孩子全都被改變,也在社會上成為滿有見証的基督督。她常常作見証說:「我不是英雄,是上帝的話讓我在殘酷的社會得以站穩。」
各位親愛的兄姊,今天,上帝把你放在誰的身邊,希望你去幫助?也許是一個疲憊的丈夫(妻子)、一個迷失的孩子,或者一個孤單的朋友。你不需要有所有的答案,但你有上帝的話語和祂的同在。當你靠著祂的智慧去行動,祂會使用你,帶來改變。
上帝呼召我們成為有智慧的幫助者,像底波拉一樣,在危機中聆聽祂的聲音;像箴言中的智慧人,懂得運用上帝賞賜的智慧,管理上帝的家並且存留祂的恩典;像耶穌的門徒,把生命建造在磐石上,並且剛強站立。我們不需要完美,但我們需要一顆願意的心,但願意我們都來到上帝面前,懇求祂賜下智慧;讓我們願意在生活中藉著祂的話語活出祂的心意;願我們都成為上帝手中貴重的器具~成為有智慧的幫助者。
標籤: 主日講章